锐百科  > 所属分类  >  娱乐明星    其他艺人    其他    学者   
评论 编辑

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性别女,中国国籍。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发现青蒿素,创制了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目录

早年经历编辑本段

屠呦呦在早年就读于当地的最好学校,并在16岁时因肺结核而休学2年接受治疗。这段经历让她决定选择医学研究作为她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方向。在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并在大学期间系统性地学习了生药学、药物化学和植物化学等药学课程。例如,在生药学课程中,她学习了如何根据植物学描述对植物进行分类、区分和识别;在植物化学课程中,她学习了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以及从植物中分离化学物质等。这些学习和经历为她后来的药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她后来发现中国传统草药青蒿素对疟疾的疗效时,她运用了她在药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类药物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她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屠呦呦

科研经历编辑本段

1956-1962年:对中医半边莲和银柴胡进行生药学研究,并解决了品种混乱问题。参与中药炮制研究,并编著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

1969年: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负责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任务。

1971年:团队以青蒿为主进行抗疟研究,改变了传统提取工艺,最终获得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

1973年:从青蒿乙醚中提取分离出有效单体——青蒿素,并证实其治疗疟疾的有效性。

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7年: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以及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包括发现青蒿素作为抗疟药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在抗疟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获得多项国内外荣誉和奖项的认可。

主要成就编辑本段

在青蒿素的发现和开发方面,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他们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并证实了其在临床上治疗疟疾的有效性。青蒿素类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对降低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屠呦呦还在青蒿素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新一代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其药效比青蒿素高10倍,复燃率低至1.95%。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解决了多重抗药性恶性疟的问题。除了抗疟方面的应用,双氢青蒿素还被发现对治疗红斑狼疮具有独特效果,已获得相关临床试验批准。

人物影响编辑本段

屠呦呦是一位中国科学家,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在抗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屠呦呦的获奖标志着中国科技发展的繁荣,并展示了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她班也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在屠呦呦母校和家乡,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建立了她的铜像和陈列室。此外,关于她的传记书籍也出版发行,以全面展示她的贡献和成就。她的故居也成为宁波市历史建筑之一。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锐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vmeiti@qq.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孙家栋    下一篇 王利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